京山市委提出全面推進清廉機關、清廉文化等“七個清廉”建設以來,孫橋鎮(zhèn)不斷豐富干部教育培養(yǎng)方式,以“理論課堂、紅色講堂、紀律公堂、田間學堂”為載體,打造清廉高效機關。
開好“理論課堂”,提升政治素養(yǎng)。利用每周理論學習、機關黨員主題活動日、中心組學習、學習強國學習等方式,持續(xù)深入開展理論學習。學深悟透、知行合一,將理論學習與當前工作、群眾所需所盼、鎮(zhèn)域發(fā)展實際相結合,提升理論水平和解決基層問題的能力。
走進“紅色講堂”,傳承紅色基因。立足張文秋故居省級廉政教育基地品牌優(yōu)勢,深入挖掘紅色廉政文化資源,觀看老人生平事跡,感受老人清廉生活,弘揚革命先輩優(yōu)良作風和家風家訓,引導機關干部廉潔自律,將政治自覺轉化為工作動力。機關12名年輕干部,每年志愿為10多萬人次黨員干部及或游客進行張文秋事跡義務講解。
抓好“紀律公堂”,嚴明紀律規(guī)范。通過學習黨紀法規(guī)、重要節(jié)假日提醒、以案五說、觀看《貪欲不遏 自毀人生》等警示教育片、書記講廉政黨課、開展廉政家訪、組織赴市檢察院警示教育基地、小煥嶺中共豫鄂邊區(qū)委員會舊址參觀等方式,筑牢干部拒腐防變防線。
行走“田間學堂”,筑牢責任擔當。通過包村、包水庫、包企業(yè)、分解中心工作等方式,讓機關干部成為多面手;通過上臺講業(yè)務、匯報包村工作情況,倒逼機關干部勤下鄉(xiāng)、多入戶,在學中干、在干中學,在實踐中經(jīng)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今年,已組織機關干部開展疫情流調演練2次,極端天氣應對洪災活動1次。(許玲玲 唐仁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