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馬 杰
“在你身邊路雖遠未疲倦,伴你漫行一段接一段,越過高峰另一峰卻又見,目標推遠讓理想永運在前面,路縱崎嶇亦不怕受磨練,愿一生中苦痛快樂也體驗......”每次聽到這首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總是忍不住潸然淚下,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的原因,歌聲永傳唱,人難再重生。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他便有了屬于自己的路,我們稱之為人生路。邁入學堂門,就有了求學路;遇到心儀的女子,便有了愛情路;工作生活,就有了創(chuàng)業(yè)路......雖然每個人所走路的感受不一樣:或一帆風順、或荊棘坎坷,或崎嶇不平或行云流水。但是他所走過的路絕對是一條只能是屬于自己的路,這條路獨一無二,沒有人可以同時踏上兩條不同征途的路。
回故鄉(xiāng)的路總是讓我感慨萬千,每走一次,都有每一次的感悟。路其實不長,但是每一段有每一段的風景,每一段有每一段的擔當。開車至綠林集鎮(zhèn),然后步行到家,這條路有一小段是筆直平坦的,走上去輕松自在無需流淌太多的汗水,也不用擔心拌腳濕鞋,甚至無需前瞻旁顧,閉上眼睛也能達到終點。這自然是一條很理想的路,也是極少見的路。
多數(shù)的路則是蜿蜒曲折、坎坷不平的。走上去勞神費力不說,到了險峻之處恐怕還要把心提到嗓子眼,手腳并用,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的麻痹大意。只有這樣繞灘避險,付出巨大的心血汗水、一步一個腳印的向上走、向上爬才有可能越過這段抵達山峰,一覽眾山小。這樣的路只怕非堅韌不拔、毅力超群者不能走到終點。
還有不少的路走上去少了哪些險象環(huán)生,沒有驚險刺激,但行走其間總是因為路旁的樹枝,橫臥路中的頑石,亦或是因為水流的阻隔讓你不得不繞道而行。面對這樣的路讓人不禁的感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路,行之難。
也許人的潛意識里都希望自己所走的路平坦些,可是這樣的路走到終點再回首時,還會有激蕩、真實、珍惜的感覺嗎?還能產(chǎn)生一種拼搏、奮斗的快感嗎?如果你提前知道自己的人生道路,你是否還有勇氣重走一回?
從我懂事開始,我就記得父母農(nóng)閑時總是在修路,當時農(nóng)村的口號也是“想致富,先修路”,這條路是我們通向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也是我們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它經(jīng)歷了由1米寬到3米寬的艱難蛻變,但終究是泥巴路,凸凹不平,特別是遇到雨天,路面泥濘,孩童上學總是跌跌撞撞,時有絆倒。
直到今年,這段泥土路終于變成了水泥路,當年在路上玩泥巴的孩童也漸漸的長大,成為一個大人,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我們也可以如水泥路一般堅硬,靠著自身的努力去抵御艱難挫折,不在向孩童般連路都走不好,一粒小石頭就能讓我們摔跤。因為我們是父親的兒子,也是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我們腳下的路需要自己來丈量。
其實,很大程度上得感謝這條道路的曲折多變、充滿驚險,因為道路的曲折才鍛造了我們不畏艱險,勇于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品格。也正因為此,才使我們在普通中顯出高貴,在平凡中鑄就非凡。才使我們的生命豐富多彩,生活充滿意義和價值,充滿活力和信心。
恍然之間,我似乎明白了魯迅先生筆下《故鄉(xiāng)》中結(jié)尾的那句話“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