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在老師帶領下精心侍弄自己的“菜園地”。通訊員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徐新勝)5月6日,走進大冶市羅橋新進小學,在學校食堂旁,有一塊新開墾的菜地格外醒目。
兩壟綠茸茸苕尖生機盎然,東頭的辣椒正掛果待摘,小番茄青翠透亮,一顆顆蒜薹拔節(jié)而長。在菜地一側是花卉培育基地,師生共同栽培的各色月季競相開放,美人蕉也綻開了笑臉。五年級學生金美琪高興地說:“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認領的菜地長勢。”
該校勞動教育基地負責人盧靜介紹 ,基地前期由每位老師開墾一塊,分為蔬菜種植區(qū)、花卉培育區(qū),實行年級負責制,每個年級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塊“領域”,每一小塊“領域”上都插入了班牌。學校利用社團活動時間組織學生松土、施肥、除草、澆水、采摘。
“我們學校利用多余閑置的土地,經簡單的改造變成學生勞動教育基地,教師發(fā)揮亦師亦農的身份,教育學生學習勞動技能,達到“以勞樹德、以勞育智、以勞促美、以勞強體”的育人效果?!贝笠笔辛_橋新進小學德育教學負責人張華先介紹,學校將耕種教育納入校本課程,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豐富、拓展勞動教育實施途徑,以實現(xiàn)耕讀傳家、耕讀育人,全面貫徹落實“雙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