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河的水又漲起來了,從上游沖下來很多水草和雜物,把橋墩繞得嚴嚴實實,造成一定安全隱患,我們下河清理一下吧!”7月4日,一場強降雨,導致新市街道東關社區(qū)烏龍河中段自上而下沖流下來許多水草和雜物。新市街道東關社區(qū)防汛應急小分隊穿著雨衣雨褲,帶著清河打撈工具,直奔烏龍河進行處理,及時疏通河內聚集的水草和漂浮雜物。

烏龍河是東關社區(qū)轄區(qū)內防汛責任區(qū)域重點部位,全長2.9公里,其中途經東關社區(qū)境內1.2公里。河岸東側有居民住戶120多人。由于該地段地勢低洼,房屋建成時間較長,又與烏龍河近在咫尺,每年汛期到來之際,社區(qū)防汛應急小分隊都會對烏龍河水位、汛情極為關注。
據了解,為切實提高防汛工作應對能力,剛進入汛期,東關社區(qū)就制定詳細的自然災害救助預案,從信息傳遞、搶險救援、安全巡邏到轉移安置、脆弱人員幫扶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做了詳實安排和人員分工。
社區(qū)“兩委”、應急小分隊采取線上居民微信群天氣預報推送信息和線下敲門入戶走訪脆弱人群幫扶等形式,加強防汛應急提示和宣傳;在防汛物資裝備保障方面,社區(qū)為應急分隊配備電筒3個,口哨5個,繩子30米以及其他必備急救器材、藥品等。一旦河水上漲,進入人行道警戒線,社區(qū)將立即組織挖掘機清淤河道,使其水位線迅速下降,同時,還將組織河岸受威脅居民有序撤離到安全位置,本著先人后物原則,確保無人員傷亡,最大程度減少損失。(阮艷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