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孫橋鎮(zhèn)雙泉村“好媳婦”楊成芳
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其中一本就叫“婆媳經(jīng)”。不過,在孫橋鎮(zhèn)雙泉村,卻有位好媳婦十三年來無微不至照顧患病的婆婆。在當?shù)?,她的孝順事跡被傳為佳話。她就是楊成芳。
沿著蜿蜒的村級公路,穿過一片片郁郁蔥蔥的玉米地,一棟看著還算敞亮的兩層小樓房出現(xiàn)在眼前,走進楊成芳家,院里院外收拾得井井有條。楊成芳今年60歲了,個子不高,身上透著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村婦女特有的淳樸和善良。
婆慈媳孝,相處融洽如同母女
1984年,楊成芳經(jīng)人介紹與丈夫蔡昌桂喜結(jié)連理,婚后與公婆和未成家的弟弟妹妹住在一起?;貞浧鹋c婆婆王家英初次見面的場景,楊成芳靦腆的笑了笑,“婆婆當時聽媒人說我性格和善,對我特別熱情?!?/span>
王家英當時是村里的婦聯(lián)主任,大多數(shù)人對她的評價都是能干、性格強勢,但對自己的兒媳婦也有細心的一面。楊成芳說,那時家里條件不太好,剛過門的時候,婆婆專門托人問了她的身高體重,親手為她做了件短袖和褲子,非常的合身。
“雖然婆婆平時工作比較忙,但對我非常照顧,遇到這樣的好婆婆是我的福氣?!睏畛煞颊f,婚后一起生活的過程中,婆婆有時會搶著做農(nóng)活或者家務,為她減輕負擔。懷孕生孩子期間,大小事都是婆婆幫忙操持,工作之余還要抽時間來照顧她,當時家庭條件不太好,婆婆也想方設法為她做雞湯、雞蛋等營養(yǎng)價值高的食物補身體,讓她感受到家的溫暖。婆婆對楊成芳的好,楊成芳都銘記于心,并在此后的生活中,盡心盡力的去孝順老人。
“她們倆性格都很好,在一起生活這么久從來沒紅過臉?!?看著身邊的妻子,蔡昌桂很是感慨?!吧钪须y免有意見不合的時候,會為了一些雞毛蒜皮,柴米油鹽的小事爭吵,我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默默走開,等婆婆心情平復一些,再主動過去跟她商量?!痹跅畛煞伎磥恚畔倍酥阅芎湍老嗵?,最大的秘訣就是婆媳二人之間非常坦誠,有話當時就說開,不留隔夜仇。
盡管不是富貴之家,但夫妻倆勤儉持家,一家人其樂融融。逢年過節(jié),楊成芳家里也一直都是熱熱鬧鬧的。
投桃報李,悉心照顧婆婆十三載
天有不測風云,在婆婆73歲那年,不幸突然降臨在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2008年臘月三十,婆婆突然中風癱瘓,生活不能自理。
丈夫為了生計整天在外務農(nóng)和收購農(nóng)副產(chǎn)品,作為家里內(nèi)當家,楊成芳除了擔任照顧婆婆的重要任務,還要做好家里的家務,農(nóng)忙時還要去田里做農(nóng)活。她說:“丈夫支撐這個家已經(jīng)夠辛苦了,我唯一能幫的就是幫他操持好家里的事情,讓丈夫在外面能安心?!?/span>
每天早早的起床,扶持婆婆梳洗、照顧她大小便,端茶倒水、喂吃喂喝,還要操持家務,下田做農(nóng)活,直到晚上,再給婆婆洗澡換衣,等婆婆安心睡著后,這時的楊成芳才能歇一歇。盛夏酷暑,數(shù)九寒冬,楊成芳一如既往,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滿足她的需求,用自己的愛心,精心呵護著婆婆。在她的精心照顧下,王家英身上沒有留下一點癱瘓病人的臟跡。
“臟活累活都是她在干,連我都不如她照顧的細心周到。”說起母親臥床期間的護理,丈夫蔡昌桂動容地說,有時候母親屎尿都在一身,臭味刺鼻,那股味道讓人作嘔,但是妻子卻一點也不嫌臟,總是耐心的幫母親清理干凈,從不厭煩,有的時候老人排便不暢,她還會用手摳,不管老人家怎么對她發(fā)脾氣,她也總是耐著性子哄。
有一次忙月,楊成芳回來晚了,王家英大小便失禁,滿屋都是臭味,辛勞一天的楊成芳剛進門家里的豬也來及喂,就忙著幫婆婆擦身換衣服,還要忍受王家英的對她的抱怨,這樣的事時有發(fā)生?!耙灿行臒┑臅r候,又要顧農(nóng)活,又要照顧婆婆,感覺力不從心,有時也會向丈夫宣泄一下心里的情緒?!钡跅畛煞夹闹?,丈夫的母親就是她的母親,老人一輩子也不容易,現(xiàn)在被病痛折磨,做兒女的一定要多理解、善待他們。
王家英身子不能動彈,但意識清醒,看到兒媳如此辛苦地照料自己,心里不是滋味,覺得自己成了沒用的“累贅”,心疼兒媳婦的她不止一次地提出讓他們把自己送去養(yǎng)老院?!拔覀兠總€人都會老、會生病,如果我們的孩子不孝順我們,我們怎么辦呢?”楊成芳說,既然選擇了照顧婆婆,那就要堅持下去。
今年5月,楊成芳的婆婆去世了。“在妻子的體貼和照顧下,母親直到去世前,精神狀態(tài)一直很好?!辈滩鹫f。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楊成芳用行動詮釋了久病床前有孝媳,讓婆婆在人生最后的一段時光中走得體面又安祥。
孝行善舉,左鄰右舍交口稱贊
孝道,貴在持之以恒。在雙泉村,只要一提起楊成芳,村民們都豎大拇指,都說她是個難得的好媳婦。鄉(xiāng)鄰們表示,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可以做到,連續(xù)十三年,天天如此,親生女兒都難做到,何況兒媳婦。村民曾好奇的問楊成芳:“你只是兒媳,又不是女兒,把自己整那么累何必呢?”她每次都淡淡一笑說:“這是兒媳婦應該做的?!?/span>
“13年來,她對婆婆比親媽還親。”72歲的袁興祥老人是雙泉村六組的村民,楊成芳所做的一切,都讓他感動不已。他告訴記者,為了照顧婆婆王家英,楊成芳很少出遠門,平時走親戚也是時刻記掛著婆婆,每次都要先端回去喂婆婆吃了飯,她再來吃。他自己也時常教育自己的孩子們,要以楊成芳為榜樣,孝順老人。
“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把自己分內(nèi)的事做好,為晚輩做個好榜樣?!睏畛煞颊f。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她的一雙兒女們也都學會了尊老愛老,經(jīng)常帶著禮物前來看望他們,陪他們聊聊天。
如果說還有什么遺憾,可能就是婆婆生病時,楊成芳一直忙于照顧老人,對孫子顧及較少,雖然兒媳婦和親家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她的行為,但心中始終有一份虧欠,“為了照顧婆婆,自己卻沒有盡到一個做婆婆的責任,我內(nèi)心很愧疚?!睏畛煞几嬖V記者。
滿懷孝心,無怨無悔,不善言語的楊成芳,用十三年如一日的行動,感動和影響了身邊許多人。2016年9月,荊門市授予楊成芳家庭“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而楊成芳家庭只是孫橋鎮(zhèn)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孫橋鎮(zhèn)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通過年年樹典型、評先進,劉宗美、姬麗霞、聶祖輝等一大批正能量代表人物不斷涌現(xiàn),促進鄉(xiāng)風文明在孫橋生根開花。
采訪結(jié)束時,孫橋鎮(zhèn)雙泉村婦聯(lián)主席夏孔娟表示:“楊成芳是我們村的好兒媳,一般人不一定能做到的,她做到了,而且做得這么好,樹立了先進典型,對提升鄉(xiāng)風文明發(fā)揮了積極效應?!保ㄈ襟w記者 童衛(wèi)華 魏夢婷 實習記者 沈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