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30個世界讀書日的晨光漫過長江,
宛如翻開一本古老而厚重的史詩,
倘若把中國看作一部卷帙浩繁、氣吞山河的宏偉典籍,
荊楚大地必然是其中熠熠生輝、舉足輕重的一冊,
每一頁都寫滿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六次親臨湖北考察,
足跡遍及長江岸線、田間地頭與科技創(chuàng)新前沿,
“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fā)展中奮勇爭先,
加快建成中部地區(qū)崛起的重要戰(zhàn)略支點,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
總書記的殷殷囑托,
化作荊楚兒女踔厲奮發(fā)的精神燈塔,
假如湖北是一本書,
你會如何品讀?
剛剛過去的三月,湖北以“相約春天賞櫻花”的盛景向世界發(fā)出邀約。江城櫻云與“漢馬”洪流沸騰了長江兩岸,盡顯湖北柔情與豪氣交織的浪漫。
四月芬菲,春和景明。數據顯示,清明小長假里,武漢成為國內賞花熱度最高的目的地。
這片土地的浪漫,是山水與傳奇交織的千年長卷。
溯漢江而上,武當神韻于云海演繹太極哲學,神農秘境在原始森林訴說上古傳說;
順長江而下,三峽激流穿越西陵絕壁,李白詩篇隨驚濤傳頌。黃鶴樓上,仙人乘鶴傳說流轉千年,成就楚天詩意。
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強調,“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線路,把文化旅游業(yè)培育成為支柱產業(yè)”。
當下,湖北山水饋贈正化作文旅融合春潮。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8.69億人次,旅游收入8737.92億元,同比顯著增長。今年,武漢亮相央視《春晚》,電影《哪吒2》帶火武當游,恩施、襄陽、咸寧等地特色景點也讓世界領略湖北“詩與遠方”。湖北正按照總書記指示,加速邁向“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開卷回望,歲月流金。
昂揚的湖北,書寫在一組組數據里。從疫后復蘇到2024年GDP破6萬億元,湖北一路頂壓前行、一路回升向好。
向上的曲線,見證6100萬荊楚兒女的奮斗。
一個個創(chuàng)新瞬間,是智慧與汗水的匯聚。看,全球首顆高分辨率雷達衛(wèi)星、全球存儲密度領先的三維閃存芯片……湖北智造,閃耀世界。
一條條暢達通道,是開放與自信的協奏。聽,黃金水道巨輪穿梭,新絲路“鋼鐵駝隊”疾馳,花湖機場航班密集起落……中部湖北,通達全球。
一項項產業(yè)實績,是高質量發(fā)展的注腳。傳統產業(yè)蝶變煥新,新興產業(yè)聚變成勢,未來產業(yè)裂變突破,三大產業(yè)邁入萬億級。
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肯定湖北發(fā)展,要求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qū)崛起的重要戰(zhàn)略支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
殷殷囑托,厚望如山。湖北聚焦聚力“支點建設”,切實推動“支點建設”實現整體提升,力爭未來5年經濟總量跨越7萬億元、8萬億元兩個臺階。
奮進旋律里,波瀾壯闊的“荊”彩正在續(xù)寫。
荊楚大地,歷史綿長,千年文脈點亮“荊楚魅力”,越王勾踐劍的寒光、曾侯乙編鐘的樂音、三國赤壁的烽煙、辛亥首義的槍聲,無不訴說著歷史的厚重。
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夢縣博物館凝視“中國最早的家書”時說:“古代簡牘非常珍貴,是我們國家信史的重要實物佐證,要善加保護,做好研究。”湖北推動荊楚文化遺產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讓千年簡牘“開口說話”,構建起跨越數百萬年的文明譜系。
荊州熊家冢車馬陣的青銅雄風、馬山戰(zhàn)國墓的絲綢瑰寶、屈家?guī)X遺址的碳化稻谷,共同勾勒出荊楚文化的璀璨星河。
漢劇楚劇黃梅戲的悠揚唱腔,訴說著荊楚大地的人間百態(tài);屈原的《離騷》《天問》,閃耀著思想與文學的光芒,成為千古絕唱。
作為楚文化發(fā)祥地,湖北承載著楚人開拓進取的精神基因。而炎帝神農嘗百草、教農耕,開啟華夏農耕文明曙光。更早的鄖縣人頭骨化石,則將湖北人類活動歷史前推至百萬年前。這些文化印記層層疊疊,構筑起湖北深厚無比的文化基座 。
湖北是長江干線流經里程超千公里的唯一省份,是長江大保護“立規(guī)之地”,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區(qū)和三峽庫壩區(qū)所在地。
鋪開美麗湖北的畫卷,遇見靈山秀水,最動人的,莫過于這幅長江百景圖:江豚戲水、魚群洄游、百鳥翔集……這些可愛的生靈與人類一同見證著荊山楚水的綠色蝶變。
2024年深秋,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時,再次強調:“把修復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囑托“確保江湖安瀾,碧水東流,凈水北送”。
牢記囑托、立足省情,湖北堅定不移走好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之路,讓美麗湖北成色更綠、底色更“新”。
深入推進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提質增效行動,長江干流湖北段連續(xù)6年水質保持Ⅱ類,丹江口水庫持續(xù)保持Ⅱ類。國控斷面水質優(yōu)良比例達到95.8%,為“十四五”以來最好水平。
加快綠色低碳轉型,中碳登業(yè)務規(guī)模全球第一,湖北碳市場成交額穩(wěn)居全國試點省份首位。湖北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起年均6%的經濟增長,綠色經濟拔節(jié)生長。
江河奔涌,綠動荊楚。每一座山、每一條河,都在講述著湖北綠色發(fā)展的新故事。
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荊楚兒女的精神之河。
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強調,“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而這些精神,無不烙印著鮮明的湖北特質。
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抗洪搶險“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湖北保衛(wèi)戰(zhàn)“生命至上、舉國同心”……
這一股股強大精神,凝結著荊楚大地開拓進取的氣質,也蘊藏著湖北人民無懼艱險的意志。
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巡天問地,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湖北運動員鄭欽文,為國爭光;“白車俠”向險而行……太多的人在天地間勾勒出光芒四射的湖北精神。
今年是“十四五”規(guī)劃收官之年,也是機遇與挑戰(zhàn)復雜交織的一年。
當前,湖北正處在聚勢突破、整體提升的關鍵時期。
越是發(fā)展關鍵時期,越要提振精神,保持昂揚奮斗!體現使命擔當!
合卷之際,
荊楚大地的墨香仍在鼻尖縈繞。
品讀湖北這本書,
從來不是淺嘗輒止的翻閱,
而是與千萬荊楚兒女一道,
在書頁間觸摸長江奔涌的脈搏,
于字里行間聆聽創(chuàng)新拔節(jié)的聲響,
且讓我們繼續(xù)深耕這冊永不完結的典籍,
讓荊楚大地的故事續(xù)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