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你們來定,我都配合!”市文旅局黨組成員、總規(guī)劃師高寶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不自覺地加快語速。8月21日,記者連撥幾通電話給高寶,都是占線。十幾分鐘后,高寶回電話過來,確定了采訪事宜。

按照約定時間,在文峰公園見到了這個“大忙人”。穿著深色運動衣的高寶看到我們揮了揮手,選了椅子坐下之后,聽著遠處打網球的聲音,大家放松起來。
說起高寶,就要談及網球,他大學專業(yè)和網球有關,工作更離不開網球。
2013年,通過荊門市招碩引博,華中師范大學畢業(yè)的研究生高寶,義無反顧來到充滿吸引力的京山。那時候的他,并不知道,十年后的今天,會扎根于此。
京山這個大舞臺,給了他足夠的空間去放手一搏。“沒有好的平臺和機會就沒有辦法發(fā)揮自己的價值?!备邔氄f,每年京山市委市政府、市委組織部以及市就業(yè)局對他們有對口“幫扶”,談心談話、關心關愛,加快了他的個人成長。
“榮譽與共,相互成就”這八個字是高寶對自己與京山網球關系的定義。

湖北省網球學校見證了高寶的付出。他全身心投入其創(chuàng)建和成立,當時正值省運會舉辦期間,他一邊在黃石帶隊參賽,一邊為湖北省網球學校的硬件設施、師資團隊、學校招生忙碌。高寶的愿望是想讓京山人才不再流失,在京山這片土壤上滋養(yǎng)更多的網球愛好者。
如今,在湖北省網球學校,隨處可見外地學生。這里有著五分之一的學生非京山人,加拿大華裔、中國臺北、安徽合肥、貴州貴陽等,世界各地的人都來京山打網球。
從京山體校校長、京山網球學校校長、京山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湖北省網球學校分管訓練的副校長,到市文旅局黨組成員、總規(guī)劃師。這十年,高寶在變。京山的變化更大。
“在青少年網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這方面,學校實施學訓并重、文體雙優(yōu)教學模式,得到了家長的大力認可和贊揚。”高寶說,“2013年,京山一年舉辦的網球賽事有7場,而2023年截至目前,就已經超過23場。”從場次、頻次和社會參與的人數(shù)看,京山網球發(fā)展都有了極大的提升,對他來說,算是忙對了方向。
“網球是我的快樂源泉,在京山忙網球,更是心之所往。”高寶說,他還想和湖北網球學校一起成長,希望自己能見證京山“中國網球之鄉(xiāng)”名片的發(fā)揚光大。(全媒體記者 郭樹莉)








